“不走心”文创吸睛 中国文化消费场景再升级
(神州写真)“不走心”文创吸睛 中国文化消费场景再升级
题:“不走心”文创吸睛 中国文化消费场景再升级
【资料图】
作者 杨英琦
炎炎夏日,陕西考古博物馆一款“不走心”雪糕文创被人们想起,再次引来网友围观。
乍一看,这款名为“镂空人面覆盆形器”的雪糕造型似花盆,五官寥寥几笔,神情“迷茫”。有不少人认为,其设计“过于潦草”,但看过文物原型的游客却大呼“写实”。这种反差吸引不少游客前往博物馆一睹文物真容。
2022年8月,一名儿童正在品尝“镂空人面覆盆形器”雪糕。杨婉清 摄近来,别出心裁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层出不穷。湖北省博物馆咖啡厅以“曾侯乙编钟”为原型推出“编钟卤蛋”,甘肃省博物馆对“铜奔马”的正面形象卡通化处理形成“马踏飞燕”玩偶,三星堆博物馆则将文物与民俗结合,设计出四个青铜小人围坐一桌打麻将……
种种“脑洞大开”的创意不仅打破传统文创产品给人的刻板印象,也使人们对其文物原型倍感好奇与亲切。面对博物馆外的“出圈”新场景,陕西考古博物馆文创雪糕的设计团队直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有人从‘镂空人面覆盆形器’上看到了古人对未知的神往,也有人被它严肃却‘潦草’的特点所打动。文物身上的多重反差、多种解读给了我们设计灵感。”陕西华夏文化创意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朱先慧告诉记者,雪糕既是“夏日文创”的良好载体,也拉近了人们与文物之间的距离,因此备受游客欢迎。
作为文物的“补充展示”,文创产品的创意诠释使人们看到更多在博物馆一掠而过的文化细节。“文创行业主要特点就是创新。”朱先慧表示,文创产品是对文化的探索与诠释,不断更新的文创产品折射出人们面对文化的不同感受。
随着文创载体不断升级,人们对于文创的理解不再囿于“用作留念的具体物品”,而是愈加注重仪式感与体验感,追寻“身临其境”的文化感受。诸如,博物馆内集章“打卡”,在景区与“李白”“房玄龄”角色互动,沉浸于唐风市井生活街区,预约一场博物馆剧本杀……
2023年1月,游客身着汉服在西安大唐芙蓉园内游玩。中新社记者 张一辰 摄中国旅游研究院此前发布的专项调研数据显示,仅中国2022年上半年的文化消费支出中,以文创为代表的购物占比达55%。文创开发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重要内容。同时,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表示每半年或每季度会进行一次文化场馆参观或观影赏剧活动,拥有沉浸感、格调感的文化体验空间拉近了文化与人们的距离,并带动了文化消费。
“无论是从业者还是消费者,‘年轻化’是近年来文创行业的主要特征。”陕西省旅游协会旅游商品与装备分会副会长李向宇表示,“90后”“00后”已成为文创消费的主要人群,其消费需求不只有功能性和实用性,还有产品的美观性和体验感。
“万物皆可‘文创化’已成大势所趋,文创市场的发展空间不可小觑。目前‘出圈’的文创产品将幽默诙谐的设计应用其中,正满足了年轻消费群体的心理需求。”李向宇同时提出,迎合消费者审美变化也导致了文创产品设计趋同。
陕西省社科院专家王晓勇认为,文创设计应在遵循当代社会价值观的同时,为传统文化持续赋能新元素。“随着文化消费场景不断升级,文物热度正转化为文化温度,其文化价值将真正发挥至生活的每处角落。”(完)
关键词: